第十二章 对联-《道御苍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便是闻名天下的净度禅师。”周宏肃然起敬,喃喃低语。

    听闻净度禅师年轻时从军,武艺才智出众,官至正三品参将。一次大战中被砍断一臂,幸被亲随将士拼死救回。伤愈后,感慨人生无常,自愧杀孽太多,造业无数,毅然投身佛门。

    大丈夫立于世间,谁不想建功立业。人生无常,我以后会变得如何?正想着,远处突然传来几声锣响。只见明月郡主骑着赤焰马,依旧是男子装扮,皮肤白净,妙目传神,极像俊美少年。一干护卫在前面开道,昨日的两个侍从也骑着高头骏马,护在她左右。身后,一群武士护着两辆马车,拉着四口大箱子。一群人款款行来。

    箱子里装的肯定是皇帝赏赐的礼佛物品。皇帝派明月郡主参加毗卢殿的开光大典,旨在彰显朝廷重佛向善、仁爱治国之气象;自古重男轻女,明月郡主是女子,派她来表明朝廷眼中男女无二,众生平等,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看着这浩然的场面,周宏心头突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情绪。自古都是权贵当道,哪来的众生平等!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,千古使然,怎么可能一视同仁!几千年来朝代更替不迭,却是换汤不换药。亡,百姓苦;兴,百姓苦。我若有朝一日大权在握,能改变些什么?

    马蹄声越来越近,周宏回过神,头一抬,见明月郡主已到近旁,正瞧向自己。周宏连忙抱拳施礼,明月郡主微微一笑,翻身下马,对着眼前的军士使个手势,周宏面前的两个士兵立即让开道,周宏身形一闪,快步过去。两个侍从也下马站稳,三人跟在明月郡主身后,一同走到净度禅师面前。

    一阵寒暄施礼后,众人进入寺内。在大雄宝殿内跪拜完,继续朝里走。穿过一座白玉石桥,映入眼帘的,是座崭新的大殿。琉璃碧瓦,一重重朱漆飞檐,梁栋上绘满了各种飞天、佛祖图案,无比富丽堂皇。

    毗卢殿是报恩寺的三大主殿之一。大殿的东南侧年初不慎损于烛火,加上年久失修,败相触目,索性拆除重建。明月郡主把皇帝赏赐的三十三座镏金小佛像供在众佛像身旁。殿内顿时佛光闪闪,宝气瑞瑞,一派辉煌,让人顿生虔诚无邪,顶礼膜拜之感。

    净度禅师率领众子弟,济济一堂,跏趺而座,口颂真言。殿内立时祥音缭绕,烛火点点,香烟袅袅,如处极乐圣地。明月郡主等人也双手合十,躬身伫立,不敢有丝毫不敬。

    佛像落成,择日致礼而供奉之,谓之开光,亦曰开眼。开眼之光明,如点睛,诵开眼光真言二道,心经、大悲咒各一遍。

    诵完经,净度禅师手持玉瓶、柳枝,为诸多佛像一一洒净。

    约过了半了时辰,礼毕。众人来到殿外广场的法坛边。广场有数十丈见方,足够容纳五六百人。法坛下铺了红地毯,放了十几张椅子,显然是给明月郡主等贵宾准备的。听净度禅师这位闻名天下的大师讲法,真是生平幸事,对心性修炼大有裨益!周宏脸上浮出笑意。

    “大师,这副对联只有上联,是否在等下联?”明月郡主看着毗卢殿的两根朱漆大柱问。

    净度禅师笑笑,行个佛礼,恭声答:“今日毗卢殿开光大典,京城百姓事佛如事亲,重三宝如三餐,老衲想出这一上联,待征下联,与百姓同乐,共享佛泽。”

    听着这话,周宏心中莞尔一笑。明月郡主是今天的贵宾,代表着皇室,净度禅师想征下联,按理应该向明月郡主征,请明月郡主赐对。但净度禅师偏偏说成是向百姓征,显然是怕万一郡主对不上来,场面尴尬,扫了皇家的颜面。那样便是弄巧成拙,徒留笑柄。

    明月郡主也想到了这点,嘴唇微微一动,却没话,头一转,看向周宏。

    既然询问此事,若不给出下联,就此收口转换话题,多少有失锐气,甚至会被人当成笑话传出去。

    接待明月郡主的那三名官员,随行的一干人,都恭敬站立一旁,看着明月郡主的神色,不敢多语。

   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此时谁也不敢托大。

    刚进毗卢殿时,周宏见左边大柱上写着“菩提无树无我无人观自在”,右柱上却空着,便知这是在征下联。虽然自己对佛法钻研不深,但也算是博览群书,这副对子的典故还是懂的。这出自六祖惠能大师的得法偈语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