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七十七-《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宪伏诛之后摆在老朱面前的选项也不多,于是汪广洋被匆匆召回授右丞相,出力的胡惟庸晋升成为左丞,这也算是中书省新的掣肘结构。

    但老朱没想到的是,汪广洋即使是面对丞相的权利诱惑也能直接开摆,不是在投赞成票就是在喝大酒,中书省的实际话事人反倒是变成了胡惟庸。

    有鉴于此,李善长也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安心病退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老朱和李善长都没想到,杨宪跟胡惟庸比起来,那简直纯洁的就跟小白花似的。】

    眼下华盖殿当中真正说得上开国勋贵的,也就李善长、李文忠、徐达三位。

    徐达已知身死之因,而且久在边镇,一颗心更是只惦记着灭蒙元之事,故而对胡惟庸之事并不怎么关心。

    李善长则是感觉后背有点不舒服——出得冷汗使得衣衫贴在背上,已经有点凉飕飕的感觉。

    心态最放松的当属李文忠,毕竟胡惟庸之事前后,他要么在巴蜀和北地出征,要么就是在地方练兵,此事自始至终都没有掺和进去,更别提与天子一家的莫逆关系……

    所以听得光幕说武臣勋贵沾染胡元气息,李文忠还颇为不服:

    “血勇之气又非是胡人独有,何至于如此非议?”

    徐达摇摇头并不是很赞同,低声道:

    “汉唐之血勇与宋之血勇自有别,与胡元之血勇也自不相同,我等知汉唐宋之事唯有借助书卷,而胡元之状则近在眼前。”

    叔父的话让的李文忠也有点沉默。

    实际上光幕的三言两语并没有错,作为转战四方的宿将,深知在开大明国之前,军伍中胡气太重就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。

    汉儿尽作胡儿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毕竟胡元治时对汉姓抽剥甚严苛,百年里五六代人,出一代慕胡风以图屈身得存的也再正常不过。

    而最终与舅父一同反元的健儿,既血勇悍不畏死,又违令不遵守制,而开大明国之后,他李文忠与叔父都花了不少时间练兵经略地方,所为的不就是荡涤胡尘?

    舅父所说的恢复华夏四个字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亦需上下一心,慢慢图之。

    不过叔父徐达能被后世冠英名,他却草草而过,甚至都不如那脑袋里一根筋的蓝玉,这是为何?

    这些念头也就在李文忠脑袋里转了一圈的功夫,便听到光幕那边说李善长心胸狭窄云云,这也就罢了,那个绘声绘色的一句“老朱要是的离了咱老李该怎么活啊”,更是让他当场就笑出声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,一声质问紧随而至: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