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9章走到哪开发到哪-《大唐古武系统》
第(2/3)页
战斗没有用多久,反而是收拾俘虏用了不少时间,好在这是在自家地盘,芜湖全城百姓出动帮忙,这才轻松多了。
司徒长风发现不少山越人被俘虏,反而神情轻松,又发现基本上所有山越人都衣着单薄,只有一件单衣,加上一些兽皮。为此司徒长风在俘虏处点燃篝火,又让百姓熬粥,分发下去。
这一举措下去,直把山越人感动得热泪盈眶,许多人想到有熟识的人下山为民,接受官府整编,肯定过得安稳,自己等人抛下家业,反而落得如今下场,还有的想到妻儿,更不由悲从心来,一时间俘虏营地低声抽泣的声音,此起彼伏。
司徒长风擅长很多东西,但是对于这种灌输心灵鸡汤,安抚人心的事情,非常不擅长,他的理解就是做实事,能动手轻松解决,就没有放嘴炮的必要,说得好听这叫务实,说难听一点就是笨,缺心眼,所以注定了他就没有做君主的潜质,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非常清楚。
一直以来,司徒长风都没有太大野心,只想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,顺便完成系统任务。
当然,也可以理解成胸无大志,所以司徒长风辅助李世民,孙策这种有些佩服,不反感的君主,没有一丝不满。
好在很快鲁肃来了,松了一口气的司徒长风,把俘虏丢给鲁肃,安心的做起甩手掌柜,美其名曰能者多劳。
鲁肃以为司徒长风是为了避嫌,以免让人以为他贪权,所以很干脆的帮忙管理,安抚,充分体现了他忠厚一面。
三郡之内的山越人,虽然基本清理完成,但是接下来的事情更加繁琐。
既然安顿,安抚好山越之民,又要防止生乱,还得发展吴郡,毕竟司徒长风还挂着吴郡太守的官职。
司徒长风与孙静,鲁肃三人,分别递交了战报,才开始商议如何治理。
孙静心无大志,只想帮侄儿好好治理地方,这次见识了两人的本事,他提出三郡合治,他负责协助的办法。
因为孙静是孙策的亲叔父,有他在侧,合并治理,司徒长风与鲁肃也就没有顾虑,自然也就同意了。
治理地方的经验,司徒长风可以说相当丰富,当仁不让的提出了许多想法。
这次大战,俘虏近八万,加上搬迁出来的五万多人口,三郡平添十万青壮。
第(2/3)页